角山君帶您鑒賞詩詞中的元宵
每年農歷的正月十五,春節之末,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——元宵節。正月為元月,古人稱夜為“宵”,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,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,又稱為“上元節”。按民間的傳統,在這一個一元復始,大地回春的節日夜晚,天上明月高懸,地上彩燈萬盞,人們觀燈、猜燈謎、賞詩詞、吃元宵,合家團聚、其樂融融。今天,角山君就來帶您一起看看古詩詞中的元宵。
古詩詞中的元宵,比現在的更瑰麗一點。在唐宋時期,元宵賞燈的習俗尤為興盛,無論在京城還是鄉鎮,處處張掛彩燈,滿城的火樹銀花,熱鬧程度甚至勝過了春節。
《正月十五夜》【唐】蘇味道
火樹銀花合,星橋鐵鎖開。
暗塵隨馬去,明月逐人來。
游伎皆秾李,行歌盡落梅。
金吾不禁夜,玉漏莫相催。
這首詩描寫長安城里元宵之夜的景色。據《大唐新語》和《唐兩京新記》記載:每年這天晚上,長安城里都要大放花燈;前后三天,夜間照例不戒嚴,看燈的真是人山人海。豪門貴族的車馬喧闐,市民們的歌聲笑語,匯成一片,通宵都在熱鬧的氣氛中度過。
《折桂令·元宵》(元)佚名
愛元宵三五風光,月色嬋娟,燈火輝煌。
月滿冰輪,燈燒陸海,人踏春陽。
三美事方堪勝賞,四無情可恨難長。
怕的是燈暗光芒,人靜荒涼,角品南樓,月下西廂。
這首詞上闋寫了元宵節那天美好明媚的風景:月亮似冰輪滿懸,燈火一片,在溫暖的春天里游人紛沓而來。下片寫了對美景容易消逝的感傷,正因為美景太過美好,所以才更害怕它會有一天消亡。害怕這一夜繁華過后,游人散去,燈火暗淡,月落西廂。上下片兩相對照,給人一種淡淡的憂傷之感。
此外還有許多經典名句都描寫了元宵時的景象:
月上柳梢頭,人約黃昏后?!獨W陽修《生查子·元夕》
誰教歲歲紅蓮夜,兩處沉吟各自知?!纭耳p鴣天·元夕有所夢》
千門開鎖萬燈明,正月中旬動帝京?!獜堨铩墩率逡篃簟?/span>
月色燈山滿帝都,香車寶蓋隘通衢?!钌屉[《觀燈樂行》
將壇醇酒冰漿細,元夜邀賓燈火新?!w時春《元宵飲陶總戎家二首》
每當我們看到這些文字
元宵節的“火樹銀花”便躍然紙上
愿你我的日子,有愛有詩有遠方
愿你的幸福感,如詩意一般美好
祝大家元宵節快樂!